◎编辑 何奎
“最近,一些银行降低了存款利率。我真的不知道该买什么金融产品。”住在上海的刘女士担心今年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继2023年底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降低存款上市利率后,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最近也加入了存款“降息”团队。据报道,新一轮“降息”后,储户“存款移动”,以增加终身人寿保险为代表的储蓄保险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在利率持续下降的环境下,保险产品的预订利率预计将进一步下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警惕预定利率下调预期的“暂停销售”行为。对于保险股票投资,我们需要关注保险公司的资产表现。
存款“降息”催热储蓄保险
2024年初,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伊犁农村商业银行、都江堰金都村银行相继下调存款上市利率,1年以上存款上市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3年期和5年期存款上市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以上。
银行存款再次“降息”,这让许多追求资本保护收入的银行储户感到焦虑。刘女士说:“目前存款利率的吸引力太低了。我真的不知道该买什么金融产品。我为稳定的收入购买了终身人寿保险。”
一些保险营销人员正在加强宣传,打出“移动银行存款,锁定保险产品利率”、“在低利率时代,金融管理已进入保险时代”等口号。上海一位保险经纪人说:“近年来,咨询储蓄保险产品的客户数量显著增加,大多数客户受到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
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可能会降低
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可以刺激短期内的“存款移动”,增加居民对储蓄保险产品的需求。然而,在利率持续下降的环境中,保险产品的预订利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
2023年上半年,相关部门指导保险公司下架预定利率高于3%的人身保险产品,以缓解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压力。展望2024年,东吴证券非银行金融研究团队认为,如果后续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持续下调(尤其是5年期LPR)可能会打开2024年1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空间。
但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容易导致“炒停”行为,增加终身寿险是一个容易出现“炒停”的领域。
业内人士提醒,增加终身人寿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死亡或全残疾保护,消费者应充分考虑产品的流动性。3%的预定利率并不意味着增加终身人寿保险的实际收益率,提前退保可能会造成损失。
保险股的表现值得期待
2023年前7个月,受保险销售激增负债端影响,当时保险股表现不错。根据Choice数据,2023年1月3日至7月31日,保险业(申万二级分类)累计上涨约13.05%。
在新一轮存款“降息潮”下,保险股能否重现火热的市场?在市场参与者看来,债务方面的复苏可以提振保险股的股价,但我们也应该关注资产方面的表现。
在华创证券看来,展望2024年,人身保险行业的投资主线首先看资产端,预计在资本市场复苏逻辑下,弹性品种将引领市场。
东吴证券非银行金融研究团队认为,目前的保险业正处于债务端数据“真空”和资产端“底部冲击”的双重叠加周期。在股市底部稳定后,保险股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