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何奎
银行存款的“手工补息”已停止两个多月,对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仍存在余波。以银行存款为重要投资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寻求对策。
“我们主要担心存款银行会停止对存款资产管理产品的‘补息’。目前,少数已签订补息差协议的银行将停止补息,其中大部分将继续履行合同。”上海一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固定收益部的交易员告诉《上海证券报》,停止“手动补息”将给中小型保险机构带来更大的压力。
业内人士预计,在“手工补息”停止后,保险机构和银行之间的新协议将被取消。在“资产短缺”的背景下,保险机构必须积极寻找更好的替代资产,稳定产品收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
“手工补息”产品调整仍存在争议
4月初,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文件,建议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超过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利息。以前违反规定的利息承诺不得在利息支付日支付。银行应立即进行自检,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并向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报告整改报告。
一家小型保险机构的相关人员表示,保险资本和银行的协议存款和通知存款受到“手动补息”停止的影响很大。
协议存款、通知存款等智能储蓄产品往往隐藏着“手工利息”。它因其灵活性强、利率高而受到客户的青睐,曾经是银行存款的“武器”。
所谓的“手工利息补充”最初是银行对业务操作错误的调查。当系统无法自动完成利息结算操作时,采用特殊的补充利息计算交易渠道进行手工利息处理。但后来,它被异化为一种高利率存储的工具,银行伪装地突破了存款利率授权的上限,广泛应用于非法补贴大型企业客户的存款利息,以增强客户粘性。
目前,仍有一些未到期协议“利息补充”尚未停止。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机构之间对未到期协议的履行存在争议,市场仍处于“游戏”阶段。资产管理机构与银行签订的利息差额补充协议属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自律倡议是否会导致合同失效存在争议。
中泰证券战略分析师张文宇表示,相关部门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当前银行业的利差压力,遏制高利率存储规模的不正当竞争。可以预见,当资产管理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未到期利息差异协议相继到期时,新签署的协议将不再有“手动利息”。
产品净值可能会向下调整
“手工补息”停止后,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存款产品的利率将降低,这将直接导致资产管理机构产品净值下降。
“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担心产品净值的波动。例如,原存款按年化利率3%计算,现在按2.5%计算。必须修改额外利息,这将导致单日净值下调。”上述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固定收益部门的交易员告诉编辑。
例如,在保险资本机构管理的固定收益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中,如果有投资“手动补息”的存款权利凭证,则必须在“手动补息”停止后调整计息方法。对于超过存款权利凭证所载票面利率的利息,应“收回利息”。“收回利息”可能会导致产品净值的下降。
一些风险投资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编辑,他们将继续关注公司产品持有的相关银行存款资产的利息支付,以及倡议文件对市场的影响。公司将积极与银行存款银行沟通,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寻找优质替代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在“手工补息”停止后,可以预期新协议的利率会下降。一些存款资金可能会转移到其他资产中,保险资本机构必须积极寻找高质量的替代资产。
张文宇认为,由于保险机构投资的存款产品主要是中短期存款产品,如果存款资金的投资转向,中短期债券可能成为保险机构关注的目标。同时,降息也是总体趋势,保险机构应寻求更多的资产配置方法来维持产品收入,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
深圳一家中小型保险机构的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表示,从长远来看,市场利率中心的下行趋势保持不变。同时,信用风险依然存在,高回报、高质量资产日益稀缺,固定收益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债券投资应综合考虑品种选择、长期分布、行业布局等因素。
在利率下降的总体趋势下,长期债券是获得资本利得收益的重要选择。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认为,在利率中心下降、优质资产供应相对不足的背景下,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将从长期的角度进行。预计行业机构将逐步增加安全、长期的超长期国债配置,延长资产端的长期。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