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韩远飞
虽然年度报告披露季已经结束,但监管机构仍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体检”。据《上海证券日报》编辑统计,截至6月4日,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发布了近300封年度报告查询信,其中业绩持续下滑和大股东股权质押已成为两个关注点。面对交易所的询问,许多公司的股价也立即下跌。
业绩疲弱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编辑看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已经成为交易所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连续多年业绩下滑的公司。
典型的例子是兴源环境。该公司已连续四年亏损。特别是根据最近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3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0亿元,亏损规模较上年大幅扩大,净资产较上年初大幅下降。
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业绩下滑趋势是否持续,持续经营能力是否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以及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亏损和主营业务发展的改进措施。
另一个例子是超越科技。三年来,净利润持续下降,下降比例持续上升。2023年,超越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同比增长24.8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损失为1.20亿元,同比下降454.05%。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上市后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原因和合理性,从盈亏转为亏损,报告期内下降幅度明显增加。
不仅关注单一利润数据,还关注业绩疲软背后的因素,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进行三维分析。
例如,对于恒信东方的询问,交易所关注公司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扣除母公司的净利润。交易所不仅要求公司解释净利润持续为负的原因,还要求公司从应收账款、库存、商誉等角度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的早期固定增长项目也受到了关注。
交易所的全面调查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于被询问的企业,许多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例如,在超越科技和恒信东方两家公司后,交易所询问后第二天,公司股价出现“20CM”跌停,兴源环境一度跌停,最终收跌超过17%。
大股东质押备受关注
稳定的控股权是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交易所年度报告查询的重点。其中,公司大股东的质押已成为“体检”的焦点。
典型的例子是中创环保。根据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中创凌兴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96%,其中质押股份占95.72%,冻结股份占36.22%。在这方面,交易所要求公司补充控股股东质押融资金额和具体用途,补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王光辉、宋安芳当前债务,结合控制资产和现金、债务到期等,解释债务风险或债务逾期,同时解释控制变更的风险。
另一个例子是朗源股份。截至目前,公司大股东新疆尚龙、王贵美的总质押比例占其股份的100%。对于大股东的质押,交易所要求朗源股份解释是否存在较大的清算风险,结合大股东质押的原因和合理性、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约定的质权实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财务状况和清算能力、股价变动等。
交易所还了解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质押、冻结和减持,以防止“摩擦热点”。例如,对于恒信东方的询问,交易所重点关注公司前期近7亿元筹资项目的变更和建设。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公司是否存在投机概念和“摩擦热点”情况,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拉高股价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况,结合募集项目的实际效益和业务实质,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募集项目前后的质押、冻结情况和后期减持情况。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