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市场颓势难改,昨日在市场走势不及预期,盘面挤出升水的影响下,生猪期货主力2311合约大跌2.50%,收报于16740元/吨。
据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介绍,在双节备货情绪的影响下,生猪期货提前走出乐观情绪,且上周五受宏观情绪提振,盘面表现较为强势,主力2311合约涨至 17295元/吨。但周末现货表现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表现偏弱,供应量较为充足,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不高,猪价明显下跌(有冲击近两个月新低趋势),期货预期落空,盘面收回上周上涨幅度。
“进入9月份,天气逐渐转凉,叠加开学和双节临近,盘面对需求存有较高预期,尤其是上周五,伴随肥标价差再度转强,降准等利好政策释放,盘面大幅上涨,期货升水现货幅度在700元/吨附近。然而,从近期屠宰和白条走货情况来看,宰量一直不温不火,高价白条走货较差,终端承接力度并不强,现货并未配合盘面走出反弹趋势。周末现货价格再度小幅走弱,集团场集体增量出栏,盘面受现货拖累,导致昨日生猪跌幅较大。”广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朱迪表示。
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同样认为,近期生猪盘面持续偏弱振荡,主要还是受到偏弱现货的带动。“前期市场对9月份二育和双节备货消费抱有期待,盘面因此而走高并大幅升水现货,但在现货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和二育不及市场预期的打击下,盘面不断挤出升水,跟随现货一路走低。”他说。
编辑了解到,生猪市场在经历了前期7个月的亏损后,育肥猪存栏压力相对前期已经有所缓和,但整体来看仍未摆脱供大于求的形势。
“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及母猪性能数据进行推算,年末以前,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保持在高位区间。且根据市场调研反馈,目前行业内冻品库存均处在高位水平,整体供应压力较大。随着天气转凉,大猪需求增加,市场增重预期也在增强,整体供应呈持续上涨趋势。目前养殖利润水平较差,尤其仔猪价格已经亏损,当前补栏仔猪出栏对应明年上半年需求淡季,市场补栏仔猪及母猪意愿不强。但近期二次育肥或存在补栏需求,一方面二育出栏对应季节性旺季节点,且年底市场对大猪需求较旺,猪价跌破16元/公斤之后,现货端会有较强的补栏二育的动力,因此也会对主力2311合约形成较强托底。”朱迪表示。
据王俊介绍,当前市场上供应的生猪由去年底的母猪贡献,当时产能去化几乎还没有展开,随后尽管产能有所去化,但幅度不大,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此外,市场对年底消费仍有期待,压栏和二育等仍在进行,这导致产能有向后积累的风险。
“当前,生猪养殖盈利水平较差,会一定程度影响市场补栏的积极性,尤其是散养户受此影响较大,各方数据表明,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数月环比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产业正在往头部企业集中,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强,大集团相互博弈,产能去化速度极为缓慢,数据上看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仍看不到基本面将出现明显扭转的可能。”王俊说。
在侯晓瑞看来,当前生猪养殖端进入季节性累库周期,为后期腌腊及春节需求做准备,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对三季度猪价底部形成支撑,但行业谨慎态度下较难在成本以上对现货形成拉涨合力,因此短期现货维持稳定偏弱态势为主。
“进入四季度需求旺季后,市场将对本轮累库周期形成的供应压力及需求承接力度进行测试,若供不应求,则有再次拉涨可能。年内行业去产能进程缓慢,由于集团大厂仍维持增产趋势,这会对2024年生猪供应形成压力,我们定义当前至春节前猪价表现为季节性好转行情,未来生猪供应或仍存一定压力。”侯晓瑞说。
中秋、十一假期将至,是否会对生猪需求形成有力提振呢?对此,朱迪认为,目前来看,双节本身需求效应或比较有限,且集团场近期出栏增量明显,生猪整体供需仍较宽松。但如果月底二育大量入场,抄底标猪育肥,或对猪价形成一波提振。
“从往年猪价表现来看,养殖端越是对节假日需求表现抱有较大的预期,猪价越难上涨,甚至出现逢节必跌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节假日供应增量高于需求增量。今年节假日需求表现明显高于2020—2023年同期,但居民饮食结构的长期变化导致猪肉消费量不及2019年之前水平,因此我们认为猪肉节日需求表现仍可期,但也不宜过于乐观,至于能否带动现货上涨则取决于供应端变化。”侯晓瑞表示。
事实上,各方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全国旅游热情较高,王俊表示,当前针对双节的备货正逐步展开,未来生猪需求的放量是可以预见且大概率会发生的。但有两个问题将成为制约价格反弹的关键,一是供应端对此所做的准备,9月份不管从理论还是集团的计划出栏量上看,均存在明显的增量,针对月底消费,市场也会提前准备,供需双旺下价格受到的提振程度预计有限。二是在目前偏弱的经济形势下,需求尽管存在增量,但能否达到市场的预期也是存在未知。“总体来看,我们对月底猪价的反弹存有期待,但幅度偏谨慎。”他说。
(来源金融界)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