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业内人士认为,要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必须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市场生态。近日,资本市场以新“国九条”出台为契机,正在形成“1”+N"政策体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具有高增长、高风险、高回报、资产轻等显著特点,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需要提高,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债券品种需要进一步丰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市场规模也需要提高。他建议,要充分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作用,必须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巩固基础体系,创新关键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创始人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卢哲还提到,要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创新,积极动员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合格投资者进入,提高交易效率,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市场,进一步向“1”转变∞科研成果落地方向,鼓励企业回购,确保尖端技术资金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重视形成“产学研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杨成长表示,为了实现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我们应该关注统一金融投资、股权投资和实体投资三个问题,提高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标签”,而是科学识别;促进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和具体着陆场景的有机结合。
扩大耐心资本 培育新质量生产力
“新质量生产力”的提出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耐心资本的支持尤为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峰表示,新质量生产力是指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和高效资源配置带来的生产力提高。新质量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长期投资和持续创新,而不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需要耐心的资本支持。但资本要培养“耐心”,需要从监管环境、制度建设、资本市场、自身投资理念等方面入手。
杨成长认为,金融业要坚持长期主义,形成“马拉松导向”,加深对投资项目的认识,提高金融科技创新的紧密性,同时为投资项目匹配合适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应形成更灵活、更长期的评估标准。
李峰认为,首先,监管机构应出台鼓励长期投资的政策;第二,不断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权益;第三,继续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最后,继续完善投资者教育,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到作为耐心资本的优势。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应进一步完善一级股权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二级资本市场循环,实施信息披露监督、投资者保护救济,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重视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平衡,增强市场投资者意识,让资本敢于承担耐心资本。”李峰说。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