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终止键”按下多个跨境入境项目
锂电池产业链加速以“新”消除“劣”
◎编辑 李少鹏
通过自主创新,龙头企业不断引领和推动锂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那些跟不上技术迭代步伐的锂电池材料项目不得不按下“终止键”。《上海证券报》编辑发现,仅今年4月以来,宝明科技、华软科技、黑芝麻等多家上市公司就宣布终止或暂停新项目建设。对于“放弃”新项目,相关公司大致相同: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不能贸然推进。
编辑发现,按下项目“终止键”的企业大多是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的“跨境”企业。“锂电池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相关项目终止建设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一些熟悉锂行业的人士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高质量的锂产品仍然很受欢迎,终端需求并没有放缓。然而,近年来,由于锂行业的快速扩张和产品的好坏,一些后进者依靠价格战来抢占市场,导致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为引导锂电池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5月8日发布了《锂电池行业标准条件(2024年)》(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标准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征求意见稿),引导企业减少简单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密集终止“跨界”锂电材料项目
两年前,碳酸锂价格飙升,赚钱效果突出,锂轨道热钱激增,许多企业“跨境”进入游戏。然而,价格的飙升是不可持续的。随着锂价格的急剧下跌和下游锂电池技术的更新,一些锂材料“新玩家”不得不停止项目,断臂止损。
以主要从事新型面板显示设备的宝明科技为例,该公司于4月29日宣布,计划终止原计划投资62亿元的复合铜箔生产基地项目。宝明科技表示,由于投资计划的变化,决定终止投资项目,以避免浪费项目资源。
宝明科技于2023年1月首次宣布上述项目。宝明科技表示,该项目将实现公司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布局。宝明科技希望在工业化初期布局新型锂电池材料复合铜箔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公司在未来一年多内对项目进展的披露相当低调,直到项目最近宣布终止。
4月26日,华软科技宣布终止总投资4.5亿元的两个电解质添加剂项目。华软科技表示,由于市场状况、投资环境和行政审批政策的变化,公司决定终止年产12000吨锂电池电解质添加剂项目和年产6000吨氟碳酸乙烯酯(FEC)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知名食品企业黑芝麻类似于宝明科技和华软科技。近日,黑芝麻在回复投资者关于“年产8.9GWh储能锂电池项目投资35亿元”进展时表示,鉴于新能源电池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决定暂停项目建设,等待最佳实施机会。这一回复与该公司一年前宣布的储能行业发展机遇形成鲜明对比。
锂材料端需要适应下游创新的“节奏”
在许多锂材料项目终止的背后,是锂电池市场变化和技术的快速迭代。编辑注意到,除了“新玩家”密集终止项目建设外,一些在锂材料领域挣扎多年的企业也在重新审视行业变化的影响。
深耕三元正极材料的天力锂也放弃了部分募集项目的建设。公司4月29日宣布,拟终止IPO募集项目之一的“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加工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减弱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三元材料产量的持续下降。”天力锂能表示,终止募集项目后续产能建设,全力消化现有产能,是更稳定的经营战略选择。
事实上,锂材料项目的密集终止已于2023年上演。2023年7月,百合花宣布取消“年产4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和“年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同年12月,汉瑞钴业终止了“6万吨金属镍高压浸出项目”和“2.6万吨/年三元前驱项目”两个锂项目。
“终端需求并没有放缓,但整体供应增长太快,更重要的是,许多以前计划的锂项目无法跟上现有技术迭代和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步伐。”一些熟悉锂行业的人告诉编辑,如锂电池制造商推出新电池,将对各环节的材料供应商提出新的要求,这需要锂材料企业跟上锂电池端的创新步伐,提高其竞争力与先进的生产能力。
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最近接受了机构调查。当被问及“产能建设计划”时,他表示,公司新的生产线将继续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迈进,并将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优化生产质量和成本。
政策指导锂电行业标准化发展
锂材料行业相关政策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企业减少简单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
《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草案)要求锂电池企业具备独立生产、销售和服务锂电池行业相关产品的能力;研发和技术改进的年成本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上一年度实际产量不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
编辑注意到,草案全面提高了锂电池和四种主要材料的产品性能要求。具体来说,草案要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的能量单体电池能量密度≥230Wh/kg,电池组的能量密度≥165Wh/kg;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采用磷酸铁锂等材料≥165Wh/kg,电池组的能量密度≥120Wh/kg。功率型单体电池功率密度≥1500W/kg,电池组的功率密度≥1200W/kg。单个电池的循环寿命≥容量保持率为1500次≥电池组的循环寿命为80%≥容量保持率为1000次≥80%。
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分析师认为,从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尾部企业的淘汰和加速以及中游企业的前进一体化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在技术方面,高能密度动力电池是未来研发的热点。
东莞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了行业标准条件,指导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防止低价无序竞争,有利于提高技术优势和高质量产能的龙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修复。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