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 操子怡 陈梦娜
近日,上海证券报编写从中国高铁上海市局集团有限公司获知,2024年,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8.9亿人,较2023年年旅客发送量(8.08亿人)提高超一成,创年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2024年,长三角新增加完工铁路里程超660千米,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动车、沪苏湖高铁陆续通车,上海机场联络线、上海松江区平台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上海南站迈进“高铁时代”……铁路上的长三角跑出来“瞬时速度”。每天至少,有200多万人次搭乘长三角铁路客车,等同于一座一般地级市的居住人口在“流动性”。
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建设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运营里程近1.67万多公里,在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千米,“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
铁路里程不断进取
2025年1月5日起,全国铁路推行一个新的铁路运行图,长三角铁路分配投运图定动车组列车1391.5对,较铁路调图前提升57对。伴随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和上海南站高铁化,长三角铁路线路图再一次数据加密。
过去一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完工。2024年6月,“非常大环线”G8388次列驶出上海站,长三角第一条外环线高铁动车正式启用。G8388以上海虹桥站为切入点,以上海虹桥站为终点站,在长三角21座车站,画了一个将近1200公里“大圈圈”。“非常外环线”把长三角人口数量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沪杭地域,和旅游资源开发最丰富浙西、安徽紧密衔接,为长三角一体化引入超强性能。
“正前方停站,上海松江区站!”2024年12月26日,上海松江区站展新颜,渗水状屋顶天窗与堆叠错落的吊顶天花,构成光亮大气侯车自然环境。建成后的上海松江区站,成为仅次于虹桥和上海东站的北京第三大高铁,预估年平均客流量规模超2000人次。
上海松江区站是沪苏湖高铁的主要新建站。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让上海虹桥到苏州南站更快仅需20min,上海到湖州更快仅需40min。“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第一条连接江浙沪地区二省一市的高速铁路,补足了上海市西南铁路安全通道的短板,规范了长三角地区的公路网合理布局,是公认的‘包邮区’新天路。”上海财大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说。
2024年12月27日,历经5年建设中的上海域线机场联络线正式通车,此后,虹桥、上海浦东两大机场完成40分钟之内迅速顺通,上海交通发展史上再增里程碑式。据上海申通地铁数据信息,2024年12月27日至30日,开启四天上海机场联络线日均客流量3.235人次。不但方便市民出行,更加是招来大量网民打卡签到。
新起点新景象
2024年10月1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89人次,创出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12月22日,铁路线杭州站年旅客发送量首破1亿人,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9.1%;2024年11月19日,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提升8亿人,较2023年早了整整的40天……新记录,变成围绕长三角全年度铁路线建设和运营核心关键词。
根据中国铁路上海局详细介绍,2024年长三角铁路固资投资额预估超140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长三角开启4条高铁动车新线路,5个项目实施计划动工,32个重点续建项目有序推进。
根据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长三角地区也有好几条城市轨道新项目将要开工建设。2024年12月27日,盐泰锡常宜铁路开工动员会议举办,意味着这一条全线贯通江苏省南北方的高效货物运输快速通道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线呈南北走向,被称作长三角“中心线”,全程正线长度约311千米,预估2030年全方位通车。
近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要强化地区辐射源,完工杭衢铁路,开建沪乍杭铁路,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杭州都市圈协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整体规划许久的沪乍杭高铁动车有希望年之内动工。沪乍杭高铁动车联接上海市、嘉兴市、杭州市,是可以直接连接沪杭两地第二条高铁动车安全通道,不但能缓解沪杭高铁的客流量工作压力,还可以让杭州西站迅速抵达上海。
2025年1月8日,在我国第一条民营控股高铁动车——杭绍台铁路迈入开通运营三周年,总计客流量达5000人次。杭绍台高铁相关负责人对编写表明,杭绍台铁路将抓牢突破口,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继续围绕“多驾车、开豪车”总体目标,积极主动连动铁路线、沿途地区,以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吸引客流,打造国内交旅、铁旅结合新示范性,提升运输收入,自始至终保证安全运行,全力以赴实现高质量发展。
交通一体化的顺利过渡,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有希望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长三角地区关键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十项大事项目清单公布,第一项是建立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促进长三角地区跨地区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2024年底,环沪轨道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将负责近沪地域不构成国铁路线路图功能性的跨地区配电线路管理工作,充分运用三省一市各自的优势,促进长三角地区跨地区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服务项目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方便快捷交通出行。
银马文化传媒经理杨澜表明,2025年,智能化、智能化系统高度发达的智能化轨道交通网络,将有效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将深层激起地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运输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形势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