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 王彦琳
12月25日,西南证券公告显示,得到证监会回函,企业自营业务能够在中国境内合理合法交易市场参加碳排放交易。就在那此前一天,国元证券、财达证券、中投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长城证券、银河证券等7家券商同一天公示,批准参加碳排放交易。
以上证券公司一致表示,企业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回函规定,以支持实体经济、减少社会各界节能减排成本费、推动经济发展向节能低碳转型发展为主要目标,合规管理、谨慎开拓市场,并把业务列入全方位风险管理系统。
上海证券报编写了解到了,现阶段业内获得碳排放交易资质的证券公司至少已有16家。除了上述8家券商外,2023年2月,中金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金证券、华宝证券等6家券商陆续公告显示,接到中国证监会有关直营参加碳排放交易的无异议函。广发证券、光大证券则分别于2014年、2015年获得该业务资格。
光大证券高级副总裁、机构和交易业务联合会首席总裁罗东原先前发文详细介绍,现阶段证券公司在碳交易市场中饰演了信息内容与服务中介公司、交易中介、融资人与产品提供者这四种人物角色。在碳金融业务流程实际操作上,市场发展出五种完善的业务模式,分别为碳排放交易、碳中和量购买交易、买断式回购买卖、碳排放配额对节能减排量更换交易碳抵消/中合买卖,在其中碳排放交易是最基础和主流的业务模式。
就证券商来讲,参加碳交易市场实际意义?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智库研究助手毛诗倩觉得:一是能够提高碳市场活跃度,健全碳交易市场交易系统。证券公司具有资产规模大、参与交易能力很强、自营交易阅历丰富等优点,其带来的成交量将远操控排公司。二是能做大做强公司碳资产,推动翠绿色低碳发展。券商公司参加使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获得大幅上升,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碳理财规划和变现渠道。三是拓展固定收入,加强支持实体经济作用。证券公司可为用户提供碳排放管理、碳资产报告评估、低碳发展咨询等服务,提升证券公司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同时为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固定收入。
兴业证券金融创新部行业人士向编写表明,证劵公司进场,除开参于碳排放交易,还能够切实发挥金融服务机构优点,在提高市场利率、自主创新碳金融产品、给予风险管理工具等多个维度丰富多彩碳交易市场,提高市场有效性和成熟情况,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以市场化手段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发展战略。
现阶段,已经具备碳排放交易资质的每家证券公司正积极开展碳交易市场买卖实践活动。现在2月,上海市环交所实现了第一批7笔上海市碳交易市场回购交易业务流程,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华宝证券、东方证券、国金证券、光大证券、中金证券等10家VIP机构与公司于第一批次达到7笔碳回购业务。
光大证券董事长朱健先前表露,光大证券是10年以来唯一一家无间断进行碳金融业务的证劵公司。截至今年5月底,光大证券总计参加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超出8000万吨级,维持证劵行业前列。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