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 韩宋辉
上海证券报编写11月14日获知,金融业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金融业提高服务适老化改造水准明确提出全方位、系统化规定,促进金融业搞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切实提高老人金融信息服务水准。
专家指出,提高金融信息服务适老化改造水准是践行金融业全民性、深度融入老年人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升金融信息服务适老化改造水准带来了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从提升传统式服务模式、运用信息科技成效、丰富多彩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加强自我管理、搞好金融教育等六方面明确提出22项具体办法,共同提升适老化改造金融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传统式营业网点仍然是老年人接纳金融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指导意见》规定,提升传统式服务模式,扎扎实实确保基本金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提升服务网点合理布局、健全智能养老设备配备、提高柜面服务水准、逐步完善现钱服务项目、促进客服电话适老化改造等。
数字化服务在提高金融信息服务效率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但老人在使用中遭遇“贫富分化”难题。《指导意见》规定金融企业用对信息科技成效,提高适老化改造服务质量。比如推动网络应用适老化改造、提升手机上App服务规范和结构、提升自助服务终端和全面推广携带式智能化服务等。
与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融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人性化特点,例如对安全系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级李凯剖析,金融赋能养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观,必须金融企业与时俱进养老金融产品,能够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保证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
对于这个需求,《指导意见》规定,丰富多彩适老化产品与服务,推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包含增加智能养老金融业产品供给,提高意外保障与健康服务质量等。
从操作来说,老年群体是金融欺诈风险相对性多发的行业。在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老年人财经素养和风险防控力是重要,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理财知识文化教育,普及化反诈骗专业知识,提升老人识骗防诈骗水平。
《指导意见》规定金融企业搞好金融教育,构建放心的金融消费自然环境,包含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风险管控与提醒等。除此之外,金融企业还应当强化自身自我管理,维护老年人金融业消费者的权益,例如提升销售行为管理,坚固创建信息安全保障,妥善处置工商举报等。
金融业监管总局表明,《指导意见》的实施,有益于帮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共享金融发展成就,进一步增强老年人消费者权益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阶段,金融业监管总局将具体指导各金融机构贯彻执行《指导意见》规定,不断提升老人金融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具体指导产业协会颁布适老化改造服务要求,推动提升行业适老化改造服务意识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金融信息服务。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