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母婴行业,她以高标准、高要求、高品质著称,她所创立的亦蓁集团,一直被称为行业的“黄埔军校”。在员工眼中,她是每周巡店六天,行程数千公里的“铁娘子”;在客户眼中,她是24小时在线,不管生活还是工作,永远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最佳伙伴;在朋友眼中,她是拿过浙大最高奖学金,永葆青春的“冻龄”学霸;在孩子眼中,她永远是各个维度上的榜样和完美妈妈。本期专访亦蓁集团创始人兼CEO俞蓓芬,听她讲述如何在“母亲”“妻子”“企业家”“政协委员”“行业领袖”等多重角色中,找到不同的定位,成就“全能”人生。
1.您身上有很多标签,行业领袖、企业董事长、政协委员等等,您如何定义自己最重要的角色?这些身份在您人生中的优先级是否发生过变化?能否分享一个具体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除了你刚才说的一些社会角色、公众角色,包括你是妈妈、又是妻子、又是女儿,我觉得还有很多角色。但是我自始至终认为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我自己,然后再是家庭的角色,工作的角色、社会的角色,但做我自己这个优先级从来没有改变过,在人生的舞台上我永远要做自己故事里的主角。这就像飞飞行中有一个“氧气面罩原理——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帮助他人。这不是自私,而是可持续的爱。”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如果你只有一分钱,你一定留给自己,先把自己照顾好,因为你未来会有很多时间,去看更好的风景、走更远的路,但你得先做好你自己,让自己快乐和充实。
2. 在创业过程中,是否有过因家庭责任而犹豫或调整事业的时刻?您当时如何决策?
每位创业者一定都经历过生活和工作的冲突,当生活和工作有一些时间冲突的时候,说实话是没办法做到两全的,因为我的背后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几百号员工和他们的家庭。人是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我当然也很爱我的孩子,爱我的家庭,但是我在创业的状态下,不可能去放弃自己的事业,这有更重一层的使命感在里面。所以,当发生一般性冲突时候,我还是会把工作把我的工作需要放在更大的优先级,先把工作做好。
3. 您曾提到“时间不是挤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能否分享您日常的日程设计逻辑?
其实一个职场女性当要兼顾工作事业和家庭孩子的时候,时间怎么都是不够用的。时间对每个人都特别公平,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你还得有吃饭、睡觉的时间,还要处理一些生活琐事,所以我觉得时间管理就特别重要。我的原则就是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因为你可能没有特别完整的一个时间,所以不能随意浪费碎片。比如说,我会用早上化妆起床的时间思考今天工作的安排,我也常常把电话会议安排在我在路上或者在机场候机的时间,我也常常在晚上回家洗漱或者整理东西的时候和女儿聊天,考察一下她的学习、给她讲解一个道理或者聊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儿。所以当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充分用好每一个碎片,当我们把一些不起眼的时间多角度的管理起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时间都是够用。
4. 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刚才您提到您在家庭和事业有点冲突的时候,一般会倾向于投入工作。您是否会经历职场母亲常见的“愧疚感”呢?
我是一个处女座,据说处女座的人是特别完美主义的,我应该也有一点强迫症,就是从小到大,不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力求在能力范围内去做到完美。所以,每一天我都会会全力以赴,不让自己留下遗憾。当然,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也会放过自己,因为我觉得可能我能力就到这里,我好好总结再来过。但如果没有尽力,我就会后悔和愧疚。就像我虽然平时特别忙,但是我觉得自己需要休息的时候,也会安排说走就走的旅行,玩的时候我就很放松很开心,和工作时一样全情投入。所以,专注当下,全力以赴过好每一天就是我对完美主义的诠释。我也从来不会有职场女性的所谓“愧疚感”,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尽力了,还有什么好愧疚的,为什么要“内耗”呢?职场妈妈可能很多的愧疚来自于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其实所有成年人都应该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从时间的维度来说,或许在职场上奋斗的女性确实陪伴孩子的时间会少一些,但这不妨碍一个妈妈对于孩子无私的爱的倾注和付出,做到这样其实就没有什么好愧疚的;其次,我努力的结果之一就是孩子们会以我为人生榜样,我的孩子都会觉得妈妈很努力,永远美丽优雅,我妈妈在为社会做贡献,他们都以我为骄傲,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也会让你的努力变得更有价值;第三,我觉得职场女性的努力工作,其实是让未来孩子在需要托举的时候,作为妈妈有能力帮助和引导他们,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给孩子做出更好的规划。所以我经常和我的客户讲,当你们在职场打拼的时候,千万不要有任何“愧疚感”。
5.您的企业在项目的设计中如何融入对现代母亲真实需求的理解?作为行业领导者,您认为社会还可以为职场母亲提供哪些支持?
其实你看,我们经常会用“职场女性”这个词,那为什么没有人去讨论职场男性呢?我们在讨论这个行业为“职场女性”提供什么的时候,这个观念里是包含了一种对女性的定义或者“刻板印象”的。女性在职场打拼的时候还要兼顾家庭,但对于男性其实也一样。所以亦蓁集团从来不会这样去定义我们的客户,去这样认知社会,我们认为,怎样平衡家庭和工作是一个共性问题,而不应该仅仅由女性来思考和承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亦蓁集团会用最好的服务去对待我们的客户,但不会去定义或者标签化任何女性,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矮化女性。从业1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一线接待客户,了解她们的诉求,倾听她们的意见,也在观察着她们状态的变化。我发现,那些从未放弃事业和爱好的女性,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在关注自己,提升自己,投资自己,因此总是能量满满,永远保持好的状态。所以,母婴服务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一位母亲需要被照顾,更是帮助她们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从而变得更加幸福、更加自信、更有魅力。
6. 您收到过最让您动容的妈妈用户反馈是什么?这对您的企业经营理念有何影响?
那确实太多了!我们服务了上百万家庭,可以说亦蓁一路走来,是靠着客户的反馈不断进步,靠着客户的口碑发展到今天的。远的不说,最近一位杭州的客户就跟我说“俞董,你真的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这位客户本身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家庭也很幸福,事业有成,但是由于非常拼,太顾及周围所有人的感受了,就有些忽略了自己。后来我和她讲了我对生活的一些理解,她也很接受,而且我们的服务真正帮助到了她,让她整个人的状态调整过来了,变得越来越好。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非常多,我们有很多客户都非常优秀,教授、艺术家、著名的医生、律师、主持人、奥运冠军等等,但是她们往往承受的压力也远比普通人大,所有很多时候状态并不好。所以每次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别人找到状态,恢复健康自信,我就非常有成就感。现代社会对于人的要求太多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自己不爱惜自己,是扛不住生活和工作的强度的,所以我从客户的反馈中就在找能更好帮助她们的方法,所以我特别注重实际的效果,我希望我能帮她们更加正能量、更加积极,比如每天早上起床照镜子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好看了,我自己就是这样,对着所有的镜子夸自己一遍,然后高高兴兴地去面对世界,拥抱生活,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有意义吗?
7.在高强度角色下,您如何保持身心状态?有哪些减压习惯?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保持好状态的方式,这个没有统一的答案,就像我很多朋友都去健身、练瑜伽、跑马拉松等,效果也很好,但我不擅长运动,所以别人来问我每天花多少时间运动,我都说其实我不运动。可能我自己保持状态的方式就是趁着工作的机会去各个门店做项目,有时候也会自己参与考察和研发项目,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挺适合的。
今天聊了很多,觉得您真的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如何总结您的“平衡哲学”呢?对于即将重返职场的妈妈,您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我认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平衡二字。什么叫平衡呢?就像说时间,一共就这么点时间你只有去合理分配,但这个不是刻意去平衡。我觉得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为什么会不快乐,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觉认为人最好的状态,一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二是为了这个目标全力以赴过好每一天。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留遗憾,不论遇到什么问题或结果,也不抱怨、不后悔、不纠结,而是会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结局。对于别人,其实我也没有更多建议,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要好好爱自己,你得先让自己开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去考虑其他的。自己生活好,才能拥有让别人开心、给别人能量,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自己都萎靡不振,还怎么向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向这个世界去呈现美好的东西呢?所以某种程度上,女性应该稍微“自私”一点,因为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社会上,结婚有孩子的女性承担的东西可能比男性多了一点,所以一定要对自己好。
9.最后一个问题,您希望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故事为下一代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我们每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渺小的个体,所以不用想太多,就是做好每一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不管是工作成绩的达成,还是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是这样一天天坚持不懈积累起来的,生活其实就是每一个非常平凡日子的不停跋涉,这是一个自我修炼不断进化的过程,一个人的内心、行为、甚至外在样貌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能认真过好每一天,相信我对未来所有的祝福和期盼,都会梦想成真。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