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徐锐
6月17日中午,有投资者在科林电气股吧抛出上述问题:“现在买来参加要约,无风险套利5分,为什么没人买?”
海信网络作为科林电气控股权竞争的关键“变量”,可以抛出的要约收购计划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要约收购已经超过了一半,但中小型投资者对要约的热情并不高。上述投资者的问题——股价低于要约价,但没有套利,背后是中小股东之间的游戏,这也使得海信网络难以估量要约收购的前景。
最新预测的股权比例不到1%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披露的数据,6月17日,科林电气共有72名股东预接要约65.71万股。截至6月17日,预接要约累计股数增至243.13万股,但与科林电气2.73亿股的总股本相比,不到1%。
旨在赢得科林电气控股权的海信网能,计划于5月28日至6月26日以27.17元/股的价格(分红转让后)向科林电气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要约收购股份5450.26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
从整个要约收购过程来看,虽然海信可以提供的要约价格明显高于股价,但中小股东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其中6月5日至7日的三个交易日,单日预约股数低于10万股。此外,一些股东也“纠结”了这个要约。例如,在6月12日,共有11.22万股预约,但也有21.22万股在当天撤回预约。
此外,自5月29日以来,每天都有一批股东接受要约,但也有一些股东撤回了原要约。那么,相关股东在“挣扎”什么呢?
激烈的游戏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前景
一位证券公司并购部高管告诉编辑:“中小股东每天接受或撤回预接受是合理的,因为海信可以提供的要约收购计划本身就隐藏着游戏因素。”。
最近,科林电气的股价一直处于窄幅波动状态,与市场价格相比,27.17元/股的要约价格有一定的溢价。
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在本次要约期限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5:00,中登上海分公司临时保管的科林电气股份申报数量不得低于4114.95万股(分红转让后,占科林电气股份总数的15.10%),否则本次要约收购自始无效。
"玄机就在这里。上述券商高管表示,由于要约价格的无形支撑,科林电气目前的股价应处于“扭曲”状态,要约收购后股价也将回归价值。海信网可以提供部分要约,而不是全面要约,并增加了生效条件。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即使他们预接受要约,如果总体预接受要约数量低于4114.95万股,那么整个要约的收购就不能成为一条线。此外,如果他们失去了要约价格的支持,他们持有的股票在退回后可能会面临弥补下跌的风险。如果中小股东积极参与,预接要约股权比例明显超过20%,部分持股将按比例收购的规定退还,中小股东不得不考虑整体盈亏收益。“总之,只有预接受要约股权的比例在15.10%到20%之间,参与预接受的股东才有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但谁知道最终比例呢?”
根据规定,本次要约收购期的最后三个交易日,预期要约不可撤回。届时,最终参与预期要约的股份数量将决定中小股东是否有套利机会,海信是否有足够的筹码与石家庄国有资产阵营“对抗”。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