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高志刚
时代在发展,产业在变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个行业都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新铂股份的产业升级转型就是与时俱进。近日,《上海证券报》编辑走进新铂股份,采访了公司董事长唐开健。
上证报:公司每次转型升级都抓住了时代的风口。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唐开健:自创业以来,该公司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产品基本上每三到五年升级一次,技术储备也相应升级一次。我认为,企业要想发展良好,必须遵循国家战略政策,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
每一次转型,我们都不是在行业最低点转型,而是在行业最高点开始做技术储备,提前规划新业务的布局。例如,2013年,我们计划从建筑型材转向工业型材。
上海证券报:能否分析铝行业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唐开健:在过去的10年里,铝基材料行业每年保持8%至10%的增长率,这在大多数行业中仍然很少见。
由于铝具有回收率高95%以上、加工方便、可塑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铝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高速铁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我相信铝的性能肯定有改进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和体积。
为什么公司敢于投入巨资建设年产60万吨的再生铝项目?
唐凯健:项目依托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方针。与电解铝相比,回收铝的能耗仅为5%,能耗差距很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回收铝项目为“双碳”做出贡献。二是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公司产业链不断整合升级,对原材料质量要求很高。回收铝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原材料,降低成本。
上海证券交易所:您如何理解新质量的生产力?
唐凯健:结合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公司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升级,结合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赋予企业权力;第三,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战略政策,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保证,鑫铂股份在短时间内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导者。
上海证券报:公司未来如何培育和发展新的生产力?
唐凯健: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公司应推动整个铝基础行业的发展。因此,公司未来将在铝基础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投资,通过自主研究和校企合作,实现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解决“脖子”的技术问题。同时,在企业管理中,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效率和成本,使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上海证券报:国家在弘扬企业家精神,你心目中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
唐开健:首先,我们应该回馈社会。在我看来,事实上,资源属于社会,不属于任何人或企业。第二,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确保他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们必须真诚务实,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